本周在四月上中旬運行,國內鋼市呈弱中趨穩跡象,一周之內,流通市場報價整體呈穩中趨升的狀況,市場需求仍然釋放有限故商家成交整體清淡,出貨難仍然是商家主要壓力。
影響本周市場的主要因素:
本周前期,由于期鋼市場連續數日走強,對提振市場信心有較大利好,商家心態普遍向好,因此周一周二以上海,天津,樂從等主要市場價格向上攀升,上海地區4.5以上熱卷重新越上3800元水平,至周末部分商家報價在3820元以上,天津地區也是如此,上周天津地區熱卷曾一度下跌至3650元左右,經連續拉漲后,至周末天津地區報價已攀升至3720元以上。樂從地區本周也有30元左右的漲幅。但至周四期螺市場再現疲態,加上缺乏市場成交量的配合,雖然市場仍呈盤整趨強格局,但整體弱勢局面難以消除。市場成交不佳已成為商家最大的壓力,一些大的代理商由于與鋼廠有協議在身,每月必須有一定量的訂貨,近期市場資源持續增加,正是有這些大的代理商不斷進貨有關,但商家進貨容易出貨難,中小商家仍然在資金緊張的捆幫下不能大量進貨,以前大的代理商周圍的中小商家大量失散,因此代理商有相當的貨源需要直銷至下游企業,但直銷下游要與鋼廠競爭,這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壓力,目前市場價格倒掛已有集重難返趨勢,商家雖然一再要求鋼廠給于適當補貼,但鋼廠在連續虧損,效益不佳的狀況下很難滿足商家要求。
關于下游需求問題,時至四月中旬,往年正是鋼市旺季,但今年鋼市仍然在弱勢中難以自拔。業內分析往往認為下游需求不足是主要因素,其實從工地看,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地區已全面進入施工高峰,對線螺及型材及少量板材的需求是增加很多的,從固定考察北京,上海,太原等一些地區的周邊庫存,本周以來這些地區的線螺庫存有明顯的減少,但市場上價格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商家拉漲不易,而且出貨不佳,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國內產量太大,據了解,四月初國內市場線螺庫存量達到1000多萬噸,工地需求的增加遠遠低于產量的供給。供大于求的根本局面不可改變,從大部分鋼廠四月份的生產狀況看生產很正常,日均粗鋼產量仍然在207萬噸以上。四五月份也是鋼廠最佳的生產季節,一般情況下鋼廠很少在此時安排檢修或其它影響生產的事宜。
這種高庫存所要求的高需求與經濟溫和復蘇的緩和需求形成難以緩解的矛盾,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京發布了3月及第一季度國內汽車產銷情況。其中3月份,產銷均超200萬輛,創歷史新高。第一季度累計產銷同比增長均超10%,總體表現好于預期,而且一季度鐵路投資也比同期增了28%以上,但鋼市仍然難以走出低迷境況。尤其是在最佳的三四月份鋼市仍在不斷盤整中掙扎,這在往年是很少出現的。
(關鍵字:鋼市 需求 鋼廠 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