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11月份,不少鋼貿商開始考慮冬儲計劃,等到12月底或者1月初陸續開始囤貨。去年因為行情不好,杭州不少鋼貿商最終放棄了冬儲。從今年的形勢來看,這一群體有擴大的趨勢。
“冬儲?今年根本不考慮了。”一位鋼貿商說,即使想冬儲自己也沒有足夠的現金,“前年儲備鋼筋,去年儲備現金,今年估計只能儲備一口氣了。”
暫不考慮“冬儲”
每年這個時候都屬于建筑鋼市場的淡季。北方天氣寒冷,導致建筑工地開工減少,螺紋鋼銷售下降,鋼廠會讓一些鋼貿商低價承擔一部分庫存。由于開春后工地一起復工,會帶動鋼價回暖,鋼材貿易商普遍樂于幫助鋼廠完成“冬儲”。
不過從2009年開始,鋼價在春節后的反彈逐步變得奢侈。像今年春節后,鋼價不升反降,陷入連綿下跌之中,反倒讓冬儲的鋼貿商吃盡苦頭。“去年囤了3000噸貨,年后虧了近百萬元。”在杭州城北鋼材市場做生意的蔡先生說,他算是退出較快的一批,但回過頭去看也是心有余悸,“今年即使要囤也不可能像去年一樣,頂多1000噸上下,更大可能是不冬儲。”
關于冬儲,浙江鐵都鋼材有限公司業務員邵海洋算了一筆賬,如果考慮運費、倉儲費用和銀行利息等因素,除非春節后每噸螺紋鋼反彈100元以上鋼貿商才有不錯的利潤。但就目前的市場走勢,可能性不大。
9月初,國內鋼價結束了持續5個月、跌幅近千元的深跌行情,迎來了一波急速反彈。螺紋鋼從最低點的3300元/噸漲到現在的3800元/噸,反彈超過10%。雖然最近半個月來價格趨穩,但市場人士不看好未來前景。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鋼市的利空因素多于利好,“鋼貿商普遍持觀望態度,而且對鋼材的投資熱情大不如前,今年冬儲量不會多于去年。”
“除非價格再次大跌,為未來留出一定上升空間,不然冬儲風險太大。”邵海洋說。
資金面依然緊張
最近一周,杭州運河鋼材市場一家規模較大的鋼貿店一直處于關門狀態。市場傳言老板投資失敗,撥打這家店在網上的聯系電話也無人接聽。
業內人士不看好今年冬儲的很大原因是鋼貿商手里的資金已今非昔比。“別說冬儲了,現在能用來進貨的錢都沒多少。”在蕭山一家鋼貿城做生意的老汪說。今年他所在的市場出現鋼材重復抵押的情況被銀行查封,導致整個市場的鋼貿商被銀行“追債”。
“臨近年底是還貸高峰,今年銀行普遍收緊了對鋼貿商的貸款,加上生意不好,許多鋼貿商未必能過這一關。”業內人士說,即使生意相對較好的鋼貿商也要等工地的回款,然而今年工地回款也很不順暢,沒錢也就談不上冬儲了。
鋼材市場各種問題是整個鋼鐵行業生存狀況的縮影。中鋼協會長王青海用“偉大的產能、慘淡的市場、微薄的利潤”來概括眼下整個行業。
從剛出爐的三季度業績報表來看,國內股市虧損榜前十中,鋼企占六席,成為重災區。其中鞍鋼、馬鋼兩家虧損超過30億元。全鋼鐵行業中,僅有三家公司實現凈利增長。
日前,工信部運行與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四季度最擔心鋼鐵業,“全行業虧損面已達到了45%,產能過剩跟市場不景氣交織在一起,讓行業更加困難。”
(關鍵字:鋼貿商 冬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