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的專家談論到的鋼鐵業從“香餑餑”變成“臭豆腐”的話題,主要指的是鋼鐵業污染環境受到圍剿的問題(詳見《中國冶金報》2012年5月10日A2版)。筆者認為,從長遠來講,鋼鐵企業與城市之間要實現低碳和諧發展。
重視低碳鋼鐵發展
鋼鐵行業承擔著為下游各行業提供大宗基礎原材料的任務,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階段,鋼材需求量大,拉動粗鋼產量不斷增加,鋼鐵生產所消耗的能源總量持續增長。我國鋼鐵工業能源消耗量約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的15%,鋼鐵工業廢水和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分別占工業總排放量的14%和17%,這是引發“臭豆腐”形象的主要原因。作為耗能大戶,鋼鐵行業更要主動承擔節能減排的重任。
美國鋼鐵工業協會在1995年發表的《鋼鐵未來的國家資源》報告中稱:“未來的鋼鐵工業將是經濟發展中強勁、具有活力、環境友好型、低能耗的經濟部門。”美國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260座設施)為32億噸當量,其中金屬制造行業(2692座設施)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億噸當量,其中來自鋼鐵業約7274萬噸當量,只占2.27%。相比來看,我國鋼鐵業節能減排的水平與美國鋼鐵業相距甚遠。
在全球范圍內,美國鋼鐵工業是噸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國家,這些成效是經過研發和利用高端科技才實現的。例如美國有3項具有變革意義的技術:雙向直缸(PSH)煉鐵工藝、熔融氧化物電解煉鐵技術(MOE)和懸浮還原鐵工藝,在未來10年~15年內將被廣泛應用。這意味著一場鋼鐵工業技術革命和生產工藝的變革正在興起。我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的技術集成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基本上還是上個世紀90年代開發的技術,如無料鐘爐頂、頂燃式熱風爐、CDQ干熄焦技術、TRT高爐煤氣余壓發電技術等。更多的鋼鐵企業還在熱衷于擴大規模,偏重于建設大型高爐、大型轉爐和大型板帶軋機等裝備,而不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低碳鋼鐵的深層次技術開發、技術創新上。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也許10年~15年后,我們在低碳生產方面又將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
低碳鋼鐵與低碳城市共生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經濟的高速增長和規模擴張也使得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持續增長。從整體上看,我國每百萬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6倍,中國每噸煤產生的熱效率僅相當于美國的28.6%、歐盟的16.8%、日本的10.3%。發展低碳經濟,是全國各個行業的共同選擇。由于鋼鐵企業往往布局在大中型城市中,低碳鋼鐵與低碳城市存在密切的關聯。
所謂低碳城市,是指該城市的經濟增長與二氧化碳排放增長趨于脫鉤。其目標有兩個:一是保持經濟增長,二是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此,低碳城市競爭力的實質是碳生產率的競爭。碳生產率越高,一個城市的低碳競爭力就越強。對我國城市來說,建設低碳城市,就是要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降低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實現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相對脫鉤。
按照卡亞等式(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GDP/人口×能源/GDP×二氧化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取決于人口數量、人均GDP、單位GDP的能源強度、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強度等因素。鋼鐵行業是城市發展低碳經濟所要控制的一個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低碳鋼鐵是低碳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已有部分鋼鐵企業為打造低碳城市作出了貢獻。例如為配合上海市大幅度下降工業碳排放,實現低碳城市綠色轉型的要求,寶鋼正在積極應對低碳挑戰,全面轉型升級,除了鋼鐵主業大力強化節能減排外,還積極發展服務業,包括金融、物流和加工配送等非鋼產業。未來,適應低碳城市的經濟發展要求,將是低碳鋼鐵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