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6月房價出現反彈后,中央政府給地方下達緊急通知:要嚴格執(zhí)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得擅自調整放松要求。已放松的,要立即糾正。
國家統計局18日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有25個,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比5月份增加了19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有31個,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比5月份增加了13個。
昨晚,記者獲悉,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國土資源部與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聯合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嚴格房地產用地管理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并對下一步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進行了部署。
《通知》指出,近期房地產和土地市場出現的一些波動,雖并未改變市場整體格局,但市場運行的復雜性和不穩(wěn)定性在增加,房地產市場調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任務還很艱巨。對此,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住房城鄉(xiāng)建設(房地產、城鄉(xiāng)規(guī)劃)主管部門要有清醒認識,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松,密切配合做好各項工作,不斷鞏固調控成果,堅決防止房價反彈。
考核地方土地供應
《通知》要求,各地要把落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作為下半年的重點工作切實抓好,應保盡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并以提高計劃完成率、增加有效供應為首要目標,進一步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應力度。
受開發(fā)商拿地放慢速度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5.97萬公頃,同比減少15%。其中,住房用地供應4.08萬公頃,同比減少21.7%。
國土部表示,雖然同比回落,但今年上半年房地產用地和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并不低,分別較過去五年同期平均值增加26%和16%。
不過,因當前土地供應涉及未來兩三年的房源供應,一旦現在土地供應不足,未來供應可能受到影響。為此,兩部委著手督促地方加快土地供應步伐。
從7月開始,國土部將對保障新安居工程用地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實行月度指導,對落實情況較差的將予以通報,年底對各省(區(qū)、市)進行目標責任考核。
防止出現高價地
近來一些城市土地市場出現復蘇跡象,地價也開始回升,北京等地還出現了若干地王,讓外界對未來房價預期發(fā)生了變化。
此番兩部委的緊急通知也開始重點防范地價反彈。《通知》要求,下半年各地要密切跟蹤市場形勢,切實把握好土地出讓節(jié)奏、時序和價格,防止出現商服和住宅高價地,擾亂市場預期,破壞市場穩(wěn)定。
市縣國土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地價專業(yè)評估和集體決策程序,合理確定起始價、底價,在土地出讓前還應全面分析、研判市場形勢,對可能出現高價地的要及時調整競價方式,制定出讓方案和現場預案。
對預判成交價格創(chuàng)歷史總價新高、或單價最高,或溢價率超過50%的房地產用地(包括商服、住宅或商住綜合),要及時調整出讓方案,采用“限房價、競地價”或配建保障房、公共設施等辦法出讓土地。
7月10日,北京萬柳地王誕生,雖然以4萬元/平方米創(chuàng)下樓面地價新高,但北京相關部門在出讓前臨時決定設定價格上限,在企業(yè)的競價達到該上限后轉而競拍回購房建設面積,采用這一做法后,萬柳地塊最終的溢價率剛剛超過40%,沒有到達50%的上限。
國土部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各級國土管理部門要嚴格執(zhí)行有關住房用地和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加大住房用地供應力度,探索完善土地交易方式,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應保盡保,堅持做好市場監(jiān)測監(jiān)管,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要分類指導,精細調控,確保調控政策落到實處。完善土地交易方式,合理安排供地節(jié)奏、數量和批次,形成均衡協調的供地結構。
“要關注輿論,敏銳反應,把握和引導市場預期,防止地價信號被社會誤讀。”胡存智稱。
地方不得擅自放松調控
今年以來,地方接連出現放松樓市調控政策的舉動,也對消費者的購房行為產生了影響。
《通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zhí)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得擅自調整放松要求。已放松的,要立即糾正。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jiān)張大偉認為,本輪調控從開始執(zhí)行到現在,一直存在中央對樓市調控堅決執(zhí)行與地方政府對調控微調的博弈。雖然中央各部委多次重申調控力度,但是地方政府的微調依然頻繁出現,地方政府對樓市調控松綁意愿很強烈。
他表示,出現中央嚴格執(zhí)行與地方小動作不斷的主要原因是,各地財政依賴的房地產土地出讓、土地稅費在調控后出現了重大問題,特別是在目前經濟出現局部困難的情況下,減少有關房地產部分收入對地方政府來說壓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