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經濟形勢,部署近期工作。會議確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并明確著力穩增長。下階段財政、貨幣、產業等三大政策將陸續有新一輪具體政策出臺,為經濟平穩增長提供政策支持。正是在經濟面諸多不利的情況下,短短數日,包括對家電、太陽能等節能領域的能效補貼政策、啟動鐵路、水電等基建大項目,以及后續財政減稅、信貸向消費領域和實體經濟傾斜等政策措施密集推出。可以預見,中央對經濟形勢的認識是充分的,力度是超前的。
反觀鋼材市場,5月中旬以來,國內鋼材市場下跌形勢加劇,多數品種價格跌幅加大。經濟疲軟、需求不足、產量日趨增長等原因增加了對后市悲觀氛圍。從市場上看,上海、北京、天津、樂從等地,熱卷、螺紋鋼、中厚板等較多品種跌幅都超過100元/噸以上。其中上海二級螺紋鋼已經滑到3950元/噸價位,熱卷普卷在4150元/噸,與月初4320元/噸,下跌了170元/噸。而且隨著鋼廠6月份價格政策下調影響,仍沒有筑底跡象。
誠然,國內鋼價自去年4季度經濟形勢下滑以來,多數行情都是呈下降趨勢,并一直延續至今,這與我國經濟運行大背景緊密相連。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從2011年8月的25%開始逐月下降到今年4月的20.2%;房地產開發投資從去年5月34.6%的增幅下降到今年4月的18.7%,幾乎是每月都降。金屬PMI也是經過一年的震蕩下降,直到今年2月份反彈,4月份回到55.7。而下游挖掘、鏟運機械、家電、造船、汽車產業,都較2009年以來出現嚴重的產銷下滑局面。尤其國外經濟低迷、債務危機久決不下的情況下,伴隨著國際需求低迷,我國出口形勢日趨惡化的情況下,下游企業訂單銳減,加劇了經營負擔。
除了經濟上、需求上的因素,產能過剩、產量釋放無疑加劇了市場價格競爭、價格下降的局勢。即便在5月中下旬市場價格仍走低的情況下,5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高達204.53萬噸,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粗鋼產量仍處于環比漸增趨勢,這無疑給了市場無形壓力。與此同時,銀監會針對鋼貿商貸款發文后,銀行對鋼貿商貸款收緊,資金鏈緊張加劇了鋼貿商資本負擔。一系列利空因素疊加促使價格加劇下滑,也極大打擊了原本去年以來長期虧損的貿易商的經營積極性。同時鋼廠又被逼回停產減產邊緣。
所以,從目前看來,國內鋼材市場面臨的困難是長期而不是短期的。在產能壓力、需求壓力、資金壓力、國際環境壓力等諸多因素錯綜影響下,走出困境實屬不易。鋼價的低迷震蕩調整也是漫長的。
但是,事物的發展往往伴隨“外力”而發生轉折,這恰恰是國內鋼市經歷了長期低迷,在一些列政策、一大批重點基建項目的建設項目被激活之際,有效地緩解了鋼市后顧之憂。據財經日報報道,發改委已在整理并將上報近期投資計劃,包括原定下半年開工的項目也有可能提前到上半年盡快審批開工,以加快重大基建投資項目的審批速度。
3月份以來,部分高速公路網、機場和軌道交通項目獲集中審批通過。4月,國家發改委項目通過批準數量328個,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73個,農田水利、道路建設、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和創新等領域較多。而且中西部地區重大項目投資進度則更快。地方政府大項目和投資都會加碼。深圳,上海、重慶、湖北、江蘇等省市也有不少投資項目排隊待批。具體來看:
鐵路方面:5月20日,中央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鐵道部近日印發《關于鐵路工程項目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取消鐵道部和18個鐵路局(公司)原有的鐵路工程交易中心,所有的鐵路工程項目按照屬地或授權原則,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使鐵路工程項目建設工作的分工更加細化、合理,更容易發揮各自的職能優勢,鐵路部門將和負責招投標工作的地方機構明確的劃分,有利于建設項目順利,無疑使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提速。 資金上,截至去年末已獲得銀行意向授信規模超過2萬億元,隨著銀行陸續放款,鐵路的開工將逐漸增加。另外,鐵路部門負責人也表示,從中央財政的角度緩解高速公路行業資金壓力,今年將進一步加快預算資金撥付進度,去年交通運輸部超常規運作,9月就把全年預算資金下達地方,今年則爭取6月底前全額下達。都預示鐵路建設按既定目標推進問題不大。
城市軌道方面:約28個城市獲得政府批準建設地鐵,十二五城市地鐵建設將達到頂峰。京滬深24條線在建,約3000億總投資規模。
電力方面:今年至今已批復水利項目139億,核準水電站580萬千瓦(去年全年1268萬千瓦)。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的大唐云南觀音巖項目上周獲國家發改委核準。此次核準使今年3月以來水電項目審批加速的態勢得以進一步確立。下半年大型水電項目或迎來核準高峰。而在電網建設方面,年內7條特高壓建設項目已確立、智能電網、農網改造上,推進速度也會加快。
此外,節能環保、太陽能、農田水利、通訊、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等領域都會陸續啟動一批項目。而重大基建項目資金,隨著“有力度”的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下,投資和信貸都會適度滿基建項目的需要。
雖然目前看不到項目對鋼市起多大作用,是因為重大基建項目影響到鋼市需要時間。但從需求上看,如果每一億元鐵路建設投資帶動鋼材3200噸需求,今年4000億資金得到保證將會帶動鋼材需求接近1300萬噸。如果按照2萬億的銀行授信規模,擴大開工量,需求可能更大。如果后期落實電網建設投資,將增加1000多萬噸鋼材需求。而這些僅是冰山一角,另外,工程機械、電機、鐵路機車、家電等行業,都有可能對鋼材需求逐步恢復。
當前的過剩產能,一定程度上還需要需求的增長來消化。如果政策后續影響顯現,鋼價也會出現相應變化。在久據低迷悲觀的鋼市環境下,應該看到政策帶來的亮點。產能過剩是不爭之實,但鋼價沒有必要恐慌性下滑。鋼廠一季度大面積虧損,貿易商也到了山窮水盡的界限。這不僅需要樹立對鋼材市場的信心,控制沒有必要在低價出貨增加虧損的舉動。也需要鋼廠切實減產、緩解市場庫存壓力,甚至是鋼廠之間的價格戰引發市場低價格下的無序競爭,必須得到有效控制。 (中華商務網 王英廣)